top of page

大師系列:悲情城市(六)臺灣新浪潮電影


臺灣新浪潮電影是臺灣電影的分水嶺,從早期多以政令宣傳的目的至健康寫實的隱惡揚善,台灣電影與民眾生活並不十分貼近,直到新浪潮電影出現,才讓臺灣電影的眼光望向真實所處的社會與時代。也才有諸如悲情城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面對臺灣時代、歷史,有格局眼光的電影作品出現,而新浪潮的出現也造就楊德昌、侯孝賢、李安與蔡明亮等創作者能在國際嶄露頭角,這些電影創作者提高臺灣能見度與高度實則比政府能做的多上許多,這也是一大諷刺。



浪潮之後,在香港電影與好萊塢電影席捲下,臺灣電影跌至谷底,加上中影解散,電影產業實際上已經在臺灣消失。在谷底的時期,也只有如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等真正創作者會持續創作為臺灣電影留一口氣,那些只為賺錢盈利的人早就消失不見。時至今日,臺灣仍舊沒有電影產業,想要製作電影的人自己想辦法,但大多面世的都是穿著制服好想談戀愛或是插科打諢的鬧劇,進入數位時代,有了便利卻把電影當成電視來製作,有格局深度能走向世界的寥寥可數,也就是很少有作品出現,儘是一窩蜂想撈錢或是滿足個人虛榮心的產品,能讓臺灣電影在世界露臉的還是新浪潮時期那些真正的創作者,但是老的老,就連臺灣之光李安其實也算是好萊塢的一份子了。


剛解嚴的年代,有悲情城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電影面對歷史,衝撞體制。而如今臺灣已經民主,電影卻是越做越膽小,幾乎只有穿制服談戀愛或是粗俗鬧劇才能上得了檯面,投資者與製作的人眼光已經如此短淺,這樣惡性循環,觀眾欣賞能力也無法提昇。


李安曾點出臺灣電影的問題,一是好的劇本,一是有眼光的投資者。這兩點某種程度上是連動的。沒眼光的投資者只會投資爛劇本或是一窩蜂製作只想賣錢的產品,這樣的情形下,人才出不了頭,就只是造就劣幣驅逐良幣,不過臺灣沒有電影產業,即使這樣也沒差,情況一樣糟。

臺灣電影的未來倒底如何,就如在臺灣電影研究這門課所提的問題,黃建業老師誠實地回答「很悲觀」。


台灣新電影

台灣新浪潮電影,亦稱台灣新電影運動或台灣新電影,為1980年代至1990年代左右,由台灣新生代電影工作者及電影導演所發起之電影改革運動。電影主要呈現寫實風格,其題材貼近現實社會,回顧民眾的真實生活,由於形式新穎、風格獨特,促成了台灣電影的新風貌。


新電影的意義

1998年,第一屆《台北電影節》正式經「台北電影節執行委員會」舉辦,並用主辦單位的名義出版《舊像重遊:台灣電影溯往》(陳國富,1998),將台灣電影「溯往」的「起點」定位在台灣新電影濫觴源頭《兒子的大玩偶》,全因在此之前,沒有一種電影會被稱為「台灣電影」。因為新電影之「前」的台灣電影,常被形容為皆是「兩國政治緊張氛圍及社會轉型期裡人們內心的矛盾,不願面對現實的一昧逃避」。此時,國產影片常被冠上「逃避主義」之污名整本手冊將主題擺放在《兒子的大玩偶》回顧,視其為新電影運動乃至「台灣電影」之起點而「溯往」;清楚地對台灣電影史採取「新電影派」的歷史觀念與價值取向;大量提及和強烈批判了當時引發「削蘋果事件」的電影團體「中國影評人協會」。而且,新電影導演萬仁則認為其黑函事件「完全是舊勢力與新勢力的對抗」。

新電影的風格

貼近台灣民眾生活:

提供有別於中國文化的記憶,大量採用本土的台灣文學創作,凝聚起台灣民眾整體向心力,傳達對於生活環境的自省。


剖析真實社會現象:

創作著眼於生活周遭的事物,重視民眾成長經歷和個人回憶居多,摒棄過往特意「隱惡揚善」的作風,冷峻克制地剖析著每個時代人們所經歷的陣痛,宛如成為台灣歷史發展的代言人。


選用非明星級演員:

打破電影明星制度,大量採用非明星級演員或非職業演員參與演出,更為貼近市井小民的角色形象,建構一般大眾的生活遭遇,突破性的表達對台灣本土文化的關懷。傳達拍攝風格美學,跳脫過往老舊的工業製作與敘事模式,創造出影像風格以深焦攝影和強調長鏡頭學,搭配簡潔的劇情敘述方式,兼具寫實主義及現代主義的風格,亦成為重要的特色標記。


新電影的影響

提高台灣電影品質:

間接排擠品質低劣的作品,強調電影即為藝術的概念,讓台灣電影與世界電影接軌,擠身世界一流國際影展。


突破創作題材限制:

觸角延伸到過往禁忌題材,挖掘台灣爭議事件和人物,並環顧社會基層結構的變遷,達到不受意識形態限制的自由。


台灣新電影運動

年度 電影名稱 導演 備註

1982年 《光陰的故事 》 楊德昌、柯一正、陶德辰、張毅 運動源起

《在那河畔青草青》 侯孝賢  

1983年

《小畢的故事》 陳坤厚  

《搭錯車》 虞戡平  

《兒子的大玩偶》 侯孝賢、曾壯祥、萬仁 削蘋果事件

《看海的日子》 王童  

《海灘的一天》 楊德昌  

《風櫃來的人》 侯孝賢  

1984年

《油麻菜籽》 萬仁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李佑寧  

《玉卿嫂》 張毅  

《冬冬的假期》 侯孝賢  

《策馬入林》 王童

1985年

《青梅竹馬》 楊德昌  

《童年往事》 侯孝賢  

《我這樣過了一生》 張毅  

《超級市民》 萬仁  

《國四英雄傳》 麥大傑  

1986年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柯一正  

《戀戀風塵》 侯孝賢 七十六年台灣電影宣言

《恐怖份子》 楊德昌  

1987年

《惜別海岸》 萬仁  

《尼羅河女兒》 侯孝賢  

《桂花巷》 陳坤厚  

《稻草人》 王童  

1988年

《老科的最後一個秋天》李佑寧  

1989年

《悲情城市》 侯孝賢  

《香蕉天堂》 王童  

1991年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  

1992年

《無言的山丘》 王童  

1993年

《喜宴》 李安  

《戲夢人生》 侯孝賢  

1994年

《獨立時代》 楊德昌  

《飲食男女》 李安  

《多桑》 吳念真  

1996年

《麻將》 楊德昌  


即便悲情城市已經過了三十一年,前幾年修復重新上映時,侯導親身再看一次,說他看的冷汗直流,覺得當初有很多地方沒弄好。就算如此,悲情城市在那當下已經決定她的命運,那些創作本身認為的不足也無法撼動這部電影作品的地位。



Komment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