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ur Recent Posts

Tags

東京奏鳴曲-家的解構與重組


家,每個人來到世上最先到的地方。家人,睜開眼第一個見到的人。從那一刻開始,彼此存在著一種不成文約定,各司其職,善盡本分,該管事的管事,該受教的受教。酸甜苦辣與共,直到無能為力。

但是我們忘了彼此都是人,是獨立的個體。是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想滿足,但在家這個地方,很多時候,因為身份,就會把要求強加到另一個人身上。因為家,很多時候要隱忍自己。尤其是東方國家,更是如此。只看見家,忘了個人。家該是避風港,這是所有人的想法,但對某些人來說,或許它不是。但肯定的是,大多時候得禍福與共。如果都忽視個人需求,不成全自己,又有何能力圓滿一個家。一個人長期忽略自己,當潰堤時刻到來,表象就會崩裂,赤裸裸,無處可避。

 

經濟衝擊,失業的年代:一家之主失業

 

中年失業的父親為了隱瞞家人,每天穿西裝打領帶出門上班。對他來說,維持尊嚴與權威的形象,是比什麼都來的重要。工作是中國人搶走的,這是世界的趨勢,新興的世界工廠。他的薪水可以雇用三四個中國員工,況且他的職位似乎又非不可取代。就這樣,他必須每天到公園排隊領餐。他很訝異。原來,職業介紹所前有這麼多人與他一樣,大排長龍等待工作機會。他當然不會妥協比原來職位低的工作。所以,還是每天到公園報到。

父親代表父權社會、國家的符號象徵。電影中雖是父親失業,但文本所指射的卻是日本社會,乃至整個國家在面臨世界經濟風暴後的處境。面對新興市場—中國的崛起,整個世界都不可避免,前仆後繼都受到影響,日本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很殘酷但現實,這就是資本主義。失業,選擇說謊,瞞著家人,尊嚴是怎麼都要守著的一道防線。尤其對大和民族來說,又是男人,面子比命還重要。只是這樣自欺欺人的生活,能維持多久。

 

小兒子的天分:成人世界的雙重標準與黑暗

 

正當他忙著說謊掩飾自己狼狽的時候,小兒子卻在學校因為不服氣老師的處罰,戳破老師身教不合一的言行。每天他「下班」走回家時,總會遇到放學的小兒子。那是一條雙岔路,但到最後交會成一條。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是希望的象徵。老師是學校這個小型社會的權威,教育著未來的希望。但是當率直的小兒子說出應該誠實的觀點時,代表成人身教不一的老師,卻是以雙重標準的方式對待。這樣不但呈現出成人世界的複雜與黑暗,對比父親說謊欺瞞,也極其諷刺。父子相遇回家的場景在電影中不只出現一次,這就表示作者對此安排有他的意義。當然對於一部好電影來說,每一場,每一個段落的安排,都會有它的意義存在。雙岔路最後交會成ㄧ條路,似乎也暗喻小兒子或許長大後也會面臨父親所面對的困境。甚至可以說純真的孩子,不可避免的,他還是會走進成人複雜的世界。

 

大兒子的遠行:青少年對於美國文化崇拜與國家認同

 

常常不在家出現的大兒子,突然要到美國當志願軍。母親驚訝,父親也堅決反對。父子更因此發生嚴重口角,雖是如此,大兒子還是離家從軍。

大兒子代表年輕一輩的日本人,崇拜美國的價值觀。日本年輕人對於美國文化,有某種程度的著迷,兒子到美國從軍的理由,也道出日本與美國之間現實的問題。無論軍事或經濟,兩國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台灣與日本也是相同的情形。

 

母親的自由

 

一家四口,只有母親是唯一的女性。在這個以男性為主的家庭,她每天盡自己的本分,照顧好先生與孩子,可是似乎沒有人注意過她的需求。「 拉我一把,誰來拉我一把。」 母親如是說。家人沒有任何一個人聽見,只有觀眾聽見與看見。

女性身在父權體系社會,常常是被忽略的一群。尤其在日本這樣父權至上的國家,女人更是沈默。沒有聲音,不代表不重要。家中一切瑣碎雜事,都得靠女人處理。但她們也有渴望,也需要自由。就像電影中的母親,即使家中沒有汽車,她仍然需要一張駕照來證明自己的身分。不只日本,只要在以男人為主的世界,女性就有無形的枷鎖,束縛著。編導用母親這個角色,說出日本女性的心聲與處境,而這也是全世界都存在的現象。

 

家的解構

 

從大兒子離家開始,四口之家慢慢解構,茶壺內的風暴就此掀開。從來沒有進過孩子房間的母親,一一打開孩子的房門,孩子的內心也就這樣被揭露無遺。雖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父母與孩子之間,好像總有點隔閡,無法真正走進孩子內心深處,也沒有辦法真正理解他們真正的想法。而電影深層的隱喻,也道出國家對於青少年的忽略。世代之間的那道鴻溝,還是很難跨越。

 

奏鳴曲的終章

 

最後一場。音樂學校的考試,圓了小兒子想唸音樂學校的心願。我們不知道最後,小兒子是否如願考進音樂學校,但最少父母已經願意支持與傾聽,原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有音樂天分的父親更是流下了眼淚。

最後一場戲安排有天分的小兒子,彈奏德布西的「月光」。因為他的琴聲,四周聚集越來越多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當小兒子演奏完畢,父母上前,三人一起離開,圍觀的眾人注視著他們離去,接著幕黑。圍觀的眾人就代表日本的民眾,他們注視著這解構後又結構的一家,是否往後就沒問題了。結局沒有給我們答案,開放式結局。或許連創作者本身都沒有答案,日本能不能走出困境,未來是不是就有希望,沒有人知道。

【東京奏鳴曲】是一個中年失業男子與他家庭的故事,藉由父親失業,道出對家的影響與家人的問題。這是一個世界性的主題,失業還是現在進行式的問題。每個國家都正面臨這個困境。一部好電影,就需要一個世界性的主題與文本,才能不分國界引起觀眾共鳴。【東京奏鳴曲】表面雖是一個中年失業男人的故事,內在文本卻跨大到整個日本社會、國家面臨經濟困境,所帶來的問題。這是部言之有物的電影,值得一看。

導演:

黑澤清 Kiyoshi Kurosawa

編劇:

黑澤清 Kiyoshi Kurosawa

演員:

香川照之 Teruyuki Kagawa

小泉今日子 Kyoko Koizumi

役所廣司 Koji Yakusho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