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對每個人都公平,一天二十四小時,一週七天,一個月三十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時間沒有盡頭,也許根本沒有所謂時間。生命卻有始有終,人生無常變化。有人短有人長,生命不在長短,而在怎麼度過。你要平庸長久或是精彩瞬間,就看你的選擇。沒有對錯,只要不自欺欺人。
重覆,就是我們生活樣貌。
派特森(一):重覆
重覆是「派特森」影片的形式,雙胞胎的設計似乎已經破題。 如同Paterson開著公車每日行駛在相同道路一般。派特森的場景幾乎一再地重覆,角色生活也一再重覆,人物也重覆出現,就連角色在生活中尋求改變,也變成一種重覆的行為。這樣的安排,讓影片的表現形式與它所要訴說的主旨已經契合。形式及內容,內容及形式。
男主角與女主角每日早晨在床上醒來的畫面,若無加上日期標示,幾乎相同,爾後展開的生活細節也幾乎一樣,Paterson開著公車在城市遊走,腦中不斷構思他要寫的詩,夜裡利用遛狗的時間到小酒館喝上一杯啤酒也成了例行公事。他的老婆雖然每天想著今天替窗簾畫上新圖案或是在衣服上添些新花樣,這些在生活上尋求改變的情節在影片中不斷出現,也成為一種重覆。透過角色的生活瑣事呈現,仔細去審視我們的真實生活,不難發現並無不同。
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
只有早就發生過,再普通不過的日常。
派特森(二):日常
一扇窗的景象,熟悉的街道,永遠不變的路線,這是Paterson的日常。
他日復一日行駛公車,走在既定道路。眼前建築物,交通號誌,也許相同的人們都一再在他眼前上映。耳朵聽著車上乘客的對話是人們日常再普通不過的生活。男人互相吹噓自己又跟哪個女人勾搭上,小孩說著屬於他們的童言童語,這是人們的日常。就連車輛調度員同事的每日抱怨都是日常。
Paterson是主角的姓名,同時也是紐澤西的一個城市名。影片從角色出發,透過他毫無意外的日常,同時也觀照這個城市人們的生活。每天例行的生活瑣事,組成所有人的日常,而所有人的日常也反映出城市的日常。
這就是我們有如機器般的日常,有情眾生唯一不同的是我們都有貪、嗔、痴。但是就連貪、嗔、痴都是日常,沒啥稀奇。
派特森(三):詩
詩。
生活是詩。
寫詩是Paterson每日生活中的重心。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都是他筆下的詩句。時時刻刻都在感受,反芻後,生活就是那一字ㄧ句。
愛是詩。
他最基本的創作來源是愛。對枕邊人的愛。唯有愛,讓他的生活有簡單的精彩。只有愛,令他心有悸動,為愛咀嚼出詩篇。
平凡是詩。
平凡的日子,日復的生活細節,處處都是筆下的詩句,是平凡中的不平凡。
影像是詩。
創作來自生活,透過任何媒介載體,道出生活感受,人生體悟,探索自我,向世界、人生提問。Paterson用筆寫詩,Jim Jarmuch用ㄧ個公車司機的生活帶出平常人的日子。用不花俏的鏡頭,書寫出他對生活,對人生感悟的影像詩。
所有的創作都是如此,畫蛇添足易,簡單最好也最難。
人生唯有放下,一切不住,才懂得面對。
有勇氣,你願意,人生隨時可以再開始。
派特森(四):人生
小狗把Paterson的詩集咬個稀爛。那是Paterson安身立命的信仰。
透過生活感受,化為字句寫下詩集是他每日在世界行走生活的依靠。
那天,他覺得自己消失了。
他比平常早起,或許徹夜難眠。坐在常來安靜的瀑布之前,一語不發。他早該聽愛妻的話,把詩集拿去影印,在某個雜誌或平台發表,也不至於像現在,過往到如今的生活,全沒了。
在詩集讓狗兒毀掉前,他才遇到一位小女孩。原來她也是位詩人,平常也在寫詩,小女孩的詩才讓他悸動,不能忘懷。接著,他的生活詩集成為一堆碎紙。
瀑布流水如常,靜靜流洩。Paterson也如常安靜,唯一不同是腦中不再有任何一字一句,他好像消失,好像不存在。此時,一位來派特森遊歷的日本人與他並肩,一同欣賞瀑布。原來日本人是為一位派特森有名詩人慕名而來,他深深為這名詩人的詩感動。Paterson與日本人由此有了交集。日本人離開前送給Paterson一份禮物,那是一本完全空白的記事本。他翻著空白記事本,似乎心開了,明白了。
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同一個城市成長,生活,老去。一個城市承載了許多人的一生,許多人也用自己的年華守著一座城。但是一座城並不能讓人安身立命,能讓人們真正安身立命,是信念,是相信。就如Paterson,真正讓他感到存在,不是公車司機的職業,不是派特森這座城市,是愛是感受所化為的詩句。
空白記事本讓Paterson明白,既是空白,就能填滿,就算曾經的字字句句已經不在,他一樣能在空白處再下筆,翻開新的一頁。
人生是這樣的,唯有放下,一切不住,才懂得面對。只要有勇氣,你願意,人生隨時可以再開始。
你若問我要選擇哪一種人生,我不必想就能回答:
我選擇發光發熱的人生。——北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