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佛普拉斯+,黑色幽默包裝的悲劇


 

一念清淨則佛土現

 

大佛+,從電影開始身首分離,一直到最後護國法會上眾人齊唸金剛經,大佛終於完成入定姿勢,隨之而來卻是佛像內部騷動的聲響。入定是向內求自己,為了一念清淨,一念清淨則佛土現。而大佛+呈現出愚癡人們貪、瞋、痴、慢、疑在大佛眼皮底下流動。

社會邊緣人的眼光

主角是社會邊緣人,他們的生活狀態與思考、行為卻十足映照出台灣的人、社會、國家的腐敗不堪。只會從網路或是行車記錄器找新聞或製造新聞的媒體。夜夜笙歌喬事情收回扣的官商勾結。社會邊緣人生活的不堪與無奈,連吃飽都有問題了,哪還理得公平與正義。就像電影中議會副議長利用職權干涉警察辦案那般,公平與正義是屬於有錢有勢有飯吃的人,是政客用來操作的議題。電影裡每個讓觀眾有感的情節,都是我們生活中早熟悉不過的社會現象。亂象還在,所以電影才有得說。

口白敘事,畫龍點睛

大佛+採用第三人稱敘事方式,導演口白串起了整個敘事線,幽默口吻與親切語言,替影片加分不少。口白不僅補強情節也替主角道出他們的心聲,嘲諷的話語更是替觀眾說出那些憋很久的心裡話,一吐為快。口白替大佛點睛,讓電影更顯鮮活。

海島亂象,共犯結構

電影血肉是由台灣社會亂象所建構。官商勾結、政治權勢干涉辦案、商人用文創包裝以藝術之名行商業之實、媒體斷章取義製造新聞,唯恐天下不亂。這些現象天天在生活中出現,到最後這些共業在電影中卻報應在一個只想求溫飽活下去的社會邊緣人。這也許真的發生在真實生活中,一個無權無勢的人,為生存隱忍,只為三餐溫飽,沒有過多慾望,就連無意間發現謀殺案,第一個反應就是對方有權有勢,要是強出頭,倒霉的是自己。還得擔心要是多事,連累親人。活得多卑微啊!如果換作我們,會不會有別的做法,是如同角色一樣選擇噤聲,還是選擇在網路尋求公道。當然,利用網路找尋一線正義生機或許可行,但同樣悲哀。悲哀的是我們竟然無法在我們建立認同的制度中伸張正義而需要另尋他法圓滿我們的需要。而這一切亂象都是我們咎由自取,我們放任這樣的現象存在,消極地等待他人解決。就連社會邊緣人的存在,都證明我們的失敗。我們建立這個海島的一切,卻看著它逐漸腐敗,束手無策。

沒有悲天憫人,只有現實殘酷

在網路讀過某篇大佛+觀後心得,文中認為大佛+有種悲天憫人的情懷,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看法。不是放尊大佛就是悲天憫人。整部電影都是邊緣人生活日常,還有權勢們互相勾結的情節。到最後只求肚皮飽的人都落得一命嗚呼的下場,我們預期正義伸張也同樣落空。生活沒有出口,只有委曲求全,連一口氣都無法延續。最後金剛經唸誦都像要主角一路好走。如此殘酷收場,赤裸裸活生生映射出現實,只有無奈只有惆悵。也有人欣賞大佛+沒有用情緒激昂的方式批判社會醜陋。或許是整個焦點都聚焦在撿垃圾與四處打零工的角色身上,對於官商勾結與各種社會黑暗面沒有用力著墨,所以讓人覺得電影並沒有如類似揭露社會黑暗電影般張揚。但權勢與生活困苦就在角色生活中無處不在,如此直接如此寫實直指我們生活的地方,整部電影批判這裡的人、這個社會,發現真相選擇不反抗、安靜卻連退路都沒有。一切如生活日常般。就是這樣力道更強。

只有看見,沒有改變

它能使你發笑,它能讓你感到親切,在某些熟悉的社會現象還能讓你心有戚戚焉,只是當我們發笑時,總是角色受苦時,而那是一種生活的無奈,也許我們過得比角色好一些,可是我們卻生活在同一個社會,我們面對相同問題,更直接一點,有電影中的角色存在,我們同樣有責任,而主角最後的下場,我們或許都幫了一點忙。

電影的重量當然比不上真實人生,它只能如實反映,讓我們看見我們不願去看的角落或真相。一部電影不能改變什麼,就如「看見臺灣」用天的角度讓我們看見居住環境的殘破不堪,當電影受注目時,就連政府部門都要公務人員好好看看,但是時間一過也遺忘了。我們都看見了,卻只是看,什麼也沒做,同樣的破壞依舊。日後如果有如大佛+的電影再出現,就證明這個社會依然醜陋。沒有改變,同樣的電影就能繼續演下去,同時也證明我們選擇無奈的繼續笑下去,直到我們變成電影中的主角,我們才會笑不出來。

bottom of page